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
1、读书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娱出自唐代李远的《赠写御真李长史》。
2、第四部分(第7---8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
3、第三部分(第5---6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以古人事例证明。
4、第二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证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第3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
5、第五部分(第9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
6、第一部分(第1段):摆出批驳的靶子。
7、不矛盾这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一是缉定光剐叱溉癸税含粳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熟读”与“精思”,从而获取知识;二是喜好读书,应博览众书,对书的喜爱在于它的立意主旨,而不单是字字翻译,更注重思想。
8、所以我觉得不矛盾关键是他们所指的书不同比喻做学问就应该熟读精思,深刻理解而看一些杂书就无所谓了鄙见!鄙见!鄙见!
9、如果总是分神去了解不知道的知识,造成阅读间隔,读书的兴趣和乐趣就被打破了。
10、樊登老师说:他读的书都很干净,没有什么线条痕迹。
11、在讲书之前才在书上画些标记,读的时候就认真读,全身心地感受它。
12、《认知天性》中提到:
13、读书时,先把书大略看看,如果你完全不懂,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那你就放下,这本书的知识暂时还不归你,跟你没缘分。
14、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一点,而是了解大意。
15、第二部分(第2---4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16、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第四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17、因为人的大脑经过了间隔,经过了回忆的挑战,对内容的记忆力就会更强。
18、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是:(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这句话来自:五柳先生传[作者]陶渊明[全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19、鼓琴足以自娱,这个意思是,喜欢读书却没有真正读懂。这是一种读书的方法。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因为读书是为了领会书中意旨,而不是为求取功名,所以不死抠字句。弹琴无需精深,只要自我娱乐就足够了。
20、读完之后放下,给自己一段时间间隔。时间间隔大概为一周。
21、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说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下功夫.这种以领会精要而反对两汉以来的烦琐经学是十分可取的.
22、在读书的过程中,书中总会出现你不知道的知识、不懂的概念。
23、如果大概能理解,你就先往下看。看完以后体会一下,你可能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24、因为书籍不是一下子就能读懂的,所以作者在文章结尾又提出“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的主张,点明了中心论点,给读者以有益的建议。
25、第7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从反面说,“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第八段,紧接上一段的意思,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也是不因小失大,与“不求甚解”的意思相似。
26、意思是: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27、第6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多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
28、第5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因此被列宁批评。今天我们读经典著作,一定要虚心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29、一周后,一边回忆一边绘制思维导图,或者写PPT。
30、古人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
31、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是一边读一边记笔记,也不是一边读一边画线。
32、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首先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接着作者明确提出自已的看法:“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的理由”。
33、读完后,不明白的地方,再去查一下,但是一开始的时候不要受到小障碍的影响。
34、跟随回忆的过程,再去打开那本书,然后去翻摘抄,这样比边读边画线更有效。
35、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