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浇伏头的谚语
1、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2、“淋伏偷晒伏尾”是指入伏天下雨,伏天里最后一天晴天,出自《农谚》。
3、头伏下雨,伏伏有雨
4、头伏有雨二伏早,三伏有雨吃饱饭。
5、三伏多酷热,冬天多雨雪。
6、看立秋日顺秋否,<下雨顺>不顺晒廾四个秋老鼠。
7、春干不算干,秋干断种粮。
8、意思是入伏第一天下雨,那么,这个三伏天降雨量充足,会“从头下到尾”。这种大概率的情况,在多雨地区,也是会出现的一种气候现象。比如华南、东南等沿海地区,夏季气候变化受到洋流的影响很大,三伏天时常下雨也很正常。
9、淋伏头,晒伏尾
10、这句俗俗语,说入伏这天,如果下雨,接下来的伏天,能把健壮的公牛晒死!预示三伏天晴天少雨,容易出现伏旱。类似的农谚俗语还有“雨打头伏,晒死芋头”等,都在说伏头这天宜晴不宜雨。
11、“淋伏头,晒伏尾”
12、三伏有雨苗子壮,秋后霜早粮不肥。
13、头伏漏,干死豆
14、这句谚语从字面意思很好解释,“伏头”可以理解为入伏或者是入伏当天,“伏尾”可以理解为末伏,如果在入伏的时候下雨了,那么等到末伏的时候,就比较晒一些,说明无降雨,晴天为主。
15、这句话是说今天入伏第一天下雨,那么,头伏、二伏、三伏,伏伏有雨。三伏天这种降雨情况大概率非常高。毕竟,三伏天也是一年降雨比较集中的一个时段,特别是在年降雨比较丰沛的地区,通常情况下,三伏天隔三岔五下雨的几率很大。
16、头伏有雨地皮凉,小麦早种十天强。
17、淋伏头晒伏尾,可能会秋干。
18、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三伏天如果晴天多,高温天气下,在厨房做一顿饭,就跟洗澡差不多,吃饭基本上也没胃口,因此,从这个角度对于很多人来说,入伏当天下雨是不好的。
19、向左转|向右转
20、雨打伏头,晒死牯牛:意思是入伏这天如果下雨,接下来的伏天,能打健壮的公牛晒死!预示三伏天晴多少雨,容易出现干旱。
21、头伏漏,干死豆:按照老人家的唯心说法,头伏如果雨量大,把接下来的伏天雨都提前下完了,会出现秋旱,不利于农业生产,细水长流才好!
22、三伏不热,五谷不结。有关伏天的说法不少,伏天盼雨又怕涝,伏天无雨更怕旱。
23、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24、雨打伏头,晒死牯牛
25、所谓伏王,就是伏头,也就是入伏第一天。这句老话意思是入伏当天下雨,三伏天降雨频繁,一天一场。这种说法也有可能,毕竟,夏季雷雨天气非常多,一天下一阵子,在多雨的南方,也非常正常。
26、伏要热,更要有雨来调节。
27、淋了伏头,下到伏尾
28、这句老俗话是说头伏天漏了,形容大雨,降水充足,那么,会干死地里的豆子。为什么民间会有此说法呢?据老人们的唯心说,头伏如果雨量大,把二伏三伏的雨都“提前”下完了,意思是雨季来得早,走的早,会出现伏旱,秋旱,不利于农业生产。这样类似的俗语有“雨打头伏,干死包谷”等。说白人们希望风调雨顺,三伏天隔三岔五降雨,细水长流才好。
29、伏里不下雨,黄豆贵似米。
30、淋伏头指的是在入伏时下了雨,晒伏尾是指到了末伏时,天气会以晴朗为主,因为太阳会很晒,所以是晒伏尾。这句俗语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是指如果在入伏时是阴雨天气的话,那么三伏天的降雨会主要集中在头伏和中伏,等到了末伏时,降雨就会减少,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
雨浇伏头的谚语
31、这句俗语雨淋了伏头,伏尾就会干旱,预示会出现秋旱,进而会给农业丰收带来消极影响。我们知道伏头和伏尾相差30天或40天,这么长的时间,即便是现在有气象卫星,也只是一个大概率预测,毕竟气候变化莫测。因此,这句谚语也只是一个大概率预测。
32、淋伏头晒伏尾,读音:(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