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人谦虚的事例
1、不知道了
2、怎么办呢?这天,小匡衡终于有了主意:在墙上打个洞,灯光不就可以从洞孔里照过来吗?于是,他拿来一把凿子,偷偷在墙壁打了一个洞。
3、”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
4、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
5、匡衡借着隔壁漏过来的灯光看书,是多么的勤奋好学呀!看看匡衡,想想自己,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更应该好好珍惜。
6、这样,就不会因打瞌睡而影响学习了。
7、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将廉颇坚守不战,秦军求战不得,大将王夲屡屡求战,但是屡屡被廉颇坚守政策打破,持续一年有余。
8、”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9、往器里倒了一半水时,那器具果然就正了。
10、”刘琨欣然同意。
11、”在平常的学习中,你做到珍惜时间了吗?凿壁借光匡衡是西汉人,幼年时十分喜欢学习,常常手不离书。
12、而毛遂自荐,进而为平原君和赵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事迹,最后也成为毛遂自荐这个成语。
13、有一次,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闲坐,孔子说:“你们平时总是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假如有人知道了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甚至还赶上荒年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只需用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作人的道理。
14、只要我们发扬匡衡“凿壁借光”的学习精神,就一定能学有所成,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5、青年时代,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
16、可是,他家太穷,连买灯油和蜡烛的钱都没有,晚上无法读书。
17、后来,楚国大殿上,毛遂据理力争,并有武力威胁楚王,楚王害怕,也感到唇亡齿寒,遂命春申君率8万大军前往救援。
18、人生在世,想要有所成就,就得勤奋苦练。
19、后来,鬼谋专家范睢散布谣言,结果赵王撤换廉颇,启用夸夸其谈的赵括。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但是为人轻浮,用兵仅限于书本而且还很自负。结果赵括到任后,一改廉颇坚守策略。而秦国临阵换将,变成白起,这可是一代名将。结果,白起打败了赵括,赵括连同40万赵卒都OVER了
20、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文斯学院专门为他设立了有机化学的新教授职位,格拉斯大学选他为名誉博士,这许多荣誉丝毫没有改变他的谦虚为人。
21、他又让学生继续往器具里倒水,器具中刚装满了水就倾倒了。
22、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
23、”听了老师的话,学生们都以惊异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又看着那新奇的器。
24、他的弟子子路性格直率,过于鲁莽,很多时候也表现得不够谦虚,孔子常常批评或教训他。
25、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26、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
27、孔子看出大家的心思,和蔼地问大家:“你们有点不相信吗?咱们还是提点水放到器里试试吧!”说着学生们就打来了水。
28、这样,匡衡每天晚上在洞孔下借着照射过来的光线,努力读书学习。
29、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非常谦逊。
30、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关于为人谦虚的事例
31、俩人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希望共同建功立业,复兴晋国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不这样想,这是在催促咱们起床练剑啊。
32、后人以“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比喻有志之人,能够及时奋发自励。
33、为此他十分苦恼。
34、毛遂:战国后期,找过平原君赵胜的门客
35、孙敬读起书来不分昼夜,十分疲劳,晚上读书时常打瞌睡。
36、孔子没有回答,却问寺庙里的人:“请问您,这是什么器具啊?”守庙的人一见这人谦虚有礼,也恭敬地说:“夫子,这是放在座位右边的器具呀!”于是孔子仔细端详着那器,口中不断重复念着:“座右”、“座右”,然后对学生们说:“放在座位右边的器具,当它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装一半水时,就变正了,而装满水呢?它就会倾覆。
37、”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
38、”孔子听了以“哂之”(微微一笑)表示对他的批评。
39、纸上谈兵:战国后期,秦国进攻韩国,韩国被分割两块,其中靠近赵国的上党郡准备投靠赵国。赵王很高兴,但是这惹恼了秦国。
40、古人“头悬梁”、“锥刺骨”,勤奋读书的故事历来被人们颂扬和学习。
41、每当他低头打瞌睡时,就会因头发被紧紧拉住而疼醒。
42、秦国攻打赵国,长平一战,赵括纸上谈兵,被坑杀赵卒40万。赵国无力抗衡秦国,遂求助于楚,魏两国。魏王本欲派兵,怎奈秦国使者立刻到了魏国,扬言魏国出兵,秦国打完赵国就打魏国。魏王立刻下令部队驻扎边境。
43、不谦虚成功的这个,下面给你个不谦虚失败的,和这个例子关联
4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5、与此同时,魏国公子信陵君也盗取兵符统帅8万魏军前往,前后夹击,秦国大奖王夲不敌败走。
46、毛遂自荐
47、孙敬凭借艰苦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长大后成了西汉的大学问家。
48、另一方面,平原君赵胜打算带一批能说会道的门客去楚国,但是怎么选都差一个,这时候毛遂自己推荐自己。
49、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50、匡衡的邻居是个富户,他家晚上灯火通明。
51、孔融让梨
52、肖莱马逝世后,恩格斯在悼文中称他:“是世界上最谦虚的人。
53、祖逖为了使自己能够早起练习武艺,就以雄鸡报晓的方式提醒自己起床习武。
54、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
55、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智慧。
56、法国化学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学成就时,他对慕基人之一。
57、为了预防自己睡过去,他用绳子将自己的头发吊在梁上。
58、孔子赶忙告诉他们:“倾倒是因为水满所致啊!”那位直率的子路率先发问:“难道没法子让它不倾倒吗?”孔子深深地望了大家一眼,语重心长地说:“世上绝顶聪明的人,应当用持重(举动谨慎稳重)保持自己的聪明;功誉天下的人,应当用谦虚保持他的功劳;勇敢无双的人,应当用谨慎保持他的本领……这就是说要用退让的办法来减少自满。
59、有个皇帝决定要奖赏臣子们每人一只羊.但那些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要怎样分配才不至于导致争议呢?皇帝把这个“难题”抛给了手下的臣子.第二天早朝时,百官们各抒己见,向皇帝提出了很多的分羊办法.正当百官争论得脸红耳赤时,宰相默默地来到圈羊的地方,把其中一只最瘦、最小的羊牵走了.于是大家在互相谦让中很快地就把羊分了下去.
60、孔子谈谦虚,在《论语》中是屡见不鲜的。
关于为人谦虚的事例
61、学生们看了觉得新奇,纷纷提出疑问。
62、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63、”学生们听了这含义深刻的话语都被深深地打动了。
64、孙敬悬梁孙敬是西汉人,幼年时父亲死去,家里很穷,但他立志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65、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66、他请求到邻居家借光读书,可是被拒绝了。
67、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子路说话却一点不谦让,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还有一次,孔子带着几个学生到庙里去祭祀,刚进庙门就看见座位上放着一个引人注目的(qì)器,据说这是一种盛酒的祭器。
68、孔子立刻对他们说:“看见了吧,这不是正了吗?”大家点点头。
69、关于尊敬师长的故事,我首先想到的是程门立雪。在北宋时有一个大文学家叫做杨时,为人谦逊有礼。有一次杨时拜见他的老师程颐,但是刚好那时候他的老师正在睡觉,但是杨时不忍心打扰他的老师休息,就站在老师的门口就静静在门口等他的老师醒来,过了一会,下起了大雪,就开始变得很冷,但是他没有走,而是在雪中站着等他的老师,然后他的老师醒来之后发现他的门口有了一个“雪人”。这就是程门立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