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这个成语
1、南来北往: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2、走南闯北、天南地北、
3、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4、成语繁体:南來北往
5、北门南牙、南辕北辙、
6、南船北车、
7、成语出处:宋叶适《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8、南枝北枝:指南枝向暖,北枝受寒。比喻彼此处境的苦乐不同。出自唐·李峤《鹧鸪》。
9、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
10、南辕北辙,汉语成语,拼音是nányuánběizhé,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出自《战国策·魏策四》。
11、面北眉南、
12、南辕北辙类似词语:
13、南橘北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14、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15、在句中一般用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褒义。
16、南贩北贾、
17、成语名字:南来北往
18、南航北骑、
19、南箕北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出自《诗经·小雅·大东》。
20、南腔北调[nánqiāngběidiào]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21、南征北战是一个成语,拼音是nánzhēngběizhàn,出自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22、南辕北辙,南征北战,南来北往
23、南来北往[nánláiběiwǎng]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24、东南西北、海北天南、
25、南征北战[nánzhēngběizhàn]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26、成语发音:nánláiběiwǎng
27、成语解释: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28、东走西撞东征西怨东张西望东征西讨东兔西乌南辕北辙南腔北调南鹞北鹰南橘北枳南箕北斗前思后想前仆后继前倨后卑前呼后拥前赴后继
29、走南闯北: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泛指闯荡。也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富。
30、南征北讨[nánzhēngběitǎo]形容转战南北,经历过多次战斗。
南辕北辙这个成语
31、意思是南方征讨,北方征战。比喻: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32、南来北往,南征北战,走南闯北,天南地北,东南西北,南腔北调,大江南北,北雁南飞,上南落北,南橘北枳,雪北香南,南来北去,通南彻北,南枝北枝,南船北马,指南攻北,南阮北阮,南棹北辕,北门南牙,北去南来,南箕北斗,南贩北贾,面北眉南,南航北骑,雁南雁北,南鹞北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