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居阁-分享生活中唯美文案句子唯美句子 小学生上课场景儿童画【精选106句】

小学生上课场景儿童画【精选106句】

小学生上课场景儿童画

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熟悉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韵味及运笔用墨的技法。

2、接触我国的优秀传统

3、教师的课后任务布置应以课堂的理论教学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够在结合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深程度的理解和更高程度的掌握。笔者认为,国画的教学应不仅仅是课堂之上的授课内容,而更应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所训练,因此,笔者在课后会为学生创办一些小的活动,帮助活跃性、积极性较强的小学生更好地巩固国画的学习内容。

4、要让孩子们多接触国画,只有接触多了才会提高他们对国画的认知从而提起孩子们对于未知事物的兴趣。

5、因此,家长在小学上课的作用是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6、课堂导入阶段,可以首先对学生展现几幅经典的中国画;在对学生进行国画的简单介绍之后,对国画的作画工具进行展示;并教会学生其使用方法,包括握笔姿势、调墨调色方法等;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示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国画的基本画法;在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国画作画方法之后,教师揭示课堂的教学主题:例如画山石。

7、中国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绘画方式之一。中国画利用中国特有的毛笔进行作画,以水调墨或者水彩,将自身的构图、想要表现的意象展现在宣纸上。小学生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可以体验到水、墨、色在宣纸上的奇妙变化和画面的笔情墨趣,了解和体会我国传统绘画及文化的特点。笔者建议,在学生进行中国画的学习之前,要求学生先对软笔书法进行训练,从而掌握毛笔的执笔姿势和书画力度,为中国画的学习和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8、体育运动:家长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如游泳、球类运动、体操等,促进孩子们身体素质的提高。

9、正确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若想要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工作之中获得更高的成效,教师必须先对美术的教学目标进行确定,从而依据教学的课程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教学工作的实施。笔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特将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记述如下。

10、在一般情况下,小学的教学任务由专业的教师来完成,家长在学校里上课教学并不常见。然而,一些学校或教育机构可能会组织家长参与小学教学活动,这些活动通常会有一定的主题和目的。以下是家长可能会教授的一些主题或内容:

11、生活技能:家长可以教授孩子们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烹饪、维修、编织等,让孩子们学会自理和独立生活。

12、③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13、第三:让同学们学会用艺术心灵去欣赏,而不是走流程!如果那样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14、高年段:5-6年级:审美培养上,以古代的有名山水画为主作为欣赏范本,引导学生欣赏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及在山水画中表现的意境及中国画的特殊构图法,散点透视等。技法上,学习用中锋来勾画树木、山石;学习用侧锋皴擦画出树干、山石的凹凸及纹理及墨色浓淡干湿画面处理。

15、因此,家长参加小学课堂并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要与学校、老师和孩子共同努力,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

16、③知道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17、第二学段(三、四年级)

18、④能够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19、现如今的时代下,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使社会中人产生眼花缭乱之感。小学生进步的时代之中,导致学生有限的学习方面涉及不到类似于戏曲、功夫、国画、书法等传统的文化和国粹,从而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接触较少。小学美术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国画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认识我国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更深程度的理解和接受,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使其终身受益。

20、课堂教学

21、同时也深入探讨了让学生画出各中各样的线条,提高表现力;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对比,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少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培养孩子们以线作画的途径,因为通过线描绘画活动,可以培养儿童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等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22、我国的传统国画讲究的是整幅图的意境和内涵,画家希望通过画面展现出真正的艺术美。小学生能够在对国画的学习过程中,在美术教师的指引之下,逐渐使自身的气质得以培养,使自身的情操逐渐提高。

23、课堂结尾阶段,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现,小组之间进行作品的互评,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过程进行适当的参与和指导,使学生的国画水平能够在教师和同学的反馈信息中得以提高。另外,由于国画这门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教师应在此阶段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也有所渗透,激发学生的�酃�情感,培养其承担传承文化的责任。

24、四、小学美术课程国画的教学策略

25、陶冶学生自身的情操

26、(四)课后活动。

27、家长上课还可以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促进与学校的合作与沟通,让孩子在更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28、最后,让学生进行创作实践,给学生一个有趣的活动主题和一些色彩搭配,让学生使用刚刚学过的画画技巧自由创作,调动学生的灵感共同完成作品。

29、完善学生对美的学习

30、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美作为一个独立的基础素养,仅仅依靠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交流美等方式进行美的探索和学习是不够的,美术课程在小学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规范的进行美术学习,从而能够形成追求美的正确取向,使学生能够在美的课程中,更加有效的进行学习和提高。三、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进行国画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上课场景儿童画

31、国画中的形象主要靠表现性进行体现,国画整篇的画幅就为展示画家的个人情感,因此,国画的画幅中必然包括一些经过提炼后的形象对画家的内心进行表达。小学生对于国画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画家情感的同时,学会利用国画将自己的内心进行展现,从而使学生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

32、二、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课程意�x

33、增强学生的艺术思维

34、五、结语

35、技法上,学习用毛笔练习画点、线、色,体会笔墨的水情墨趣,

36、(三)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作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阵地,笔者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课堂导入阶段、课堂教学阶段、课堂结尾阶段,在这三个阶段,教师可以这样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37、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度,与老师讨论教育方式和方法,共同协商孩子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提供家庭支持和帮助。

38、然后展示一些简单的画画创作技法,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绘画知识,例如怎么用画笔、涂料进行画家的构图;

39、第一节课可以通过以下流程来进行:

40、家长进课堂可以讲科学,环境,人文,地理,可以按学校老师的安排选一个课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选择,如果是警察,消防员,可以给孩子讲安全知识。

41、①能够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2、(一)教学目标设置:目标的设置是计划制定的依据,课堂的教学目标确定下来之后才能够更加有方向性的进行计划的制定,根据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进行学习的要求,笔者特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部分:

4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44、我喜欢绘画课,画室上课,不仅仅是它可以使人忘掉忧愁,而且还可以陶冶人的情趣。当一个人沉浸在画海中,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呀!

45、第一:师资力量必须雄厚,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与情怀。

46、个人建议,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兴趣还是主要的,还不能发展成负担。培养兴趣,就要从传统的艺术中发现美来,课堂上多些优秀作品赏析,和临摹,引导式的教学效果会好一些

47、课堂导入

48、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守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规定,尊重教师和学校的教育权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共同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49、在“玩玩”中初步体会学习毛笔的中锋、侧锋用笔和运笔及墨色的清、淡、浓、干、焦五色。

50、学习绘画。主要有水彩画,国画,涂鸦,素描等绘画班级

51、①能够用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52、经典国画作品欣赏,国画作品作为欣赏范本。

53、培训学生的美术素养

54、由此可见,小学美术的课程目标设置层层递进、逐渐提高,小学美术教师应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之上设置有针对性的美术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术的学习。

55、国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具有博大精深、风格独特的显著特征,除了在国内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国画本质上并非是西方概念中的绘画,而是一种文化综合体的表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专属于我国文化的特色综合体。若如想要提高现代社会中人的文化艺术感,提高他们对诗、书、画的欣赏水平,效果显著的方法就是将美术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将美术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前至个体的小学学习过程之中。在小学阶段设置美术课程对学生进行国画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从小就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有所接触,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热爱,能够将我国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小学应通过国画的教学,使学生从小就对国画产生深刻的认识,进而喜欢国画、会画国画,从而在“主科”学习取得成绩的同时,在艺术水平、爱国情感等方面皆有所发展。

56、我个人觉得的中国画传统技法无非就是勾皴擦点染可以根据这些技法的特点和主要表现形式来举例讲解示范,把这些技法转化成小学生可以理解通俗易懂的知识点!

57、同时,家长还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取一些教育信息,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子女教育。

58、低年段:1-2年级:审美培养上,经典国画作品欣赏以吴冠中的国画作品作为欣赏范本。引导学生感受、体会画家画作中点、线、色的元素表现的意境。技法上,学习用毛笔练习画点、线、色,体会笔墨的水情墨趣,在“玩玩”中初步体会学习毛笔的中锋、侧锋用笔和运笔及墨色的清、淡、浓、干、焦五色。

59、是的,通过对小学美术课程中线描造型的认识,具体分析了激发学生兴趣和信心的重要性,着重从绘画材料和工具的准备以及调动课堂气氛进行阐述。

60、④能够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小学生上课场景儿童画

61、知识普及:一些家长可能会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擅长的领域,如科学、历史、文学等,以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储备。

62、笔者在为学生开展课后活动的过程中,会要求学生在保证纪律的情况之下通过自身的思考将国画的精髓进行展现,可以展现其意境美,也可以展现其结构美。笔者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之中发现,一些创造力较强的学生,会有选择的将国画与其他绘画形式进行结合展现一幅综合性较强的画幅。绘画的评比,并不仅仅限制于学生所作出的画笔触是否细腻、意象是否充分展现,而应通过对学生在画幅中想象力、创造力的展现进行评比,对学生在画幅中所体现的国画精髓进行评比。

63、②能够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64、③能够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65、第三学段(五、六年级)

66、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国画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及其相关心理素质,国画不同于素描,国画一旦落笔便不能够再更改。国画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耐心等相关心理素质,让学生逐渐养成胆大、细心的性格。

6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68、综上所述,国画为小学生打开了通往我国传统艺术宝库的大门,加强了小学生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看到了专属于中国美术的博大精深,领略了国画的魅力和气势,并不断树立起民族的骄傲感和自豪感,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国画学习之后主动的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国画的教学意义众多,国画的教学承载着万众的期望,然而国画的教学在美术的教学中仍困难重重。首先用于国画教学的课时很少,无法对丰富的国画技巧进行详细的讲析和训练,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多选用临摹来使学生的国画能力有所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固定在观察、模仿、反馈的不断循环之中,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了抑制,从而在降低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降低了学生对于国画的热爱,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降低了学生国画能力的实质性提高,更降低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小学美术教师应极力避免此现象的出现,让学生能够在规范的指引之下对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提高,使学生能够切实从国画的学习中获得知识。笔者在自身对小学生进行国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发现,小学生进行国画学习的首要,是要了解国画的特点,教师应使学生能够对国画的特点进行深刻的领会,其次是用笔用墨的技法要掌握,只有多练习,才能在用笔用墨中体会水墨的意趣。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之中,应是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自己决定画幅中内容的展现。学生创作的过程应交由学生自由的想象、创造、表达自身的思考。

69、(二)课程教学设置:根据年龄特点进行分段学习。

70、一、现行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课程目标

71、引导学生感受、体会画家画作中点、线、色的元素表现的意境。

72、小学时期的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均处于非常活跃的阶段,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国画的教学,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除了简单的对学生进行国画的教学,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诗、书、画这个文化综合体对学生的国画能力间接地进行培养。书法与国画的联系,在于它们都使用毛笔进行创作;诗词与国画的联系,在于它们都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展现,诗佛王维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达的就是诗与画的联系。因此,美术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国画教学提高重视,充分利用自己的美术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国画知识。

73、家长去小学上课并不会教授课程内容,而是进行家校沟通和交流。

74、(四)讲名人轶事引发兴趣。

75、第二:触发学生们对国画的好奇心与荣耀感。

76、②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77、开始上课时,让学生们先熟悉画画用的基本绘画工具,例如毛笔、画笔、彩色笔、铅笔以及画家常用材料;

78、(二)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激发兴趣。

79、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刚接触中国画时便在笔墨游戏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使之对国画学习充满期待并在每一次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对学生在将来的中国画学习中取得成就至关重要.小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80、可以教孩子们一些关于动物的趣味小知识,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小动物都,家长可以尽量讲的简单易懂些,还可以与小朋友互动

81、国画的精髓是神韵,国画的内容一般都能够在生活和自然中找到现实的素材,因此,对于国画的学习,能够帮助美术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从而通过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仔细观察,使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的创作素材,使美术的教学更具成效。

82、讲案例,不管哪方面,经济类的就算了,还是找找孩子们的兴趣点。

83、在小学美术的课程之中,国画的教学是一项重点内容。从笔者自身对于国画的学习感受而言,笔者在学完国画之后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更使自身的综合素养有所提升。为促使小学生能够在对国画的学习中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所学习、对自身的美的素养有所提高,笔者首先对国画教学的意义进行了整理与归纳,以便更好地使小学生能够对国画形成争取的认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有所重视。

84、上文中,我们对小学美术的学习意义、课程目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们不能够仅仅在理论上对此有所理解,而应根据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向前迈出一步,指引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使理论能够指导实践,使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更加规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以往的文献多从理论的角度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指导,下面笔者对自身的经典国画课堂进行简单记述,希望能够为各小学美术教师进行国画教学提供实践运用的借鉴。

85、家长去小学上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教课,而是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86、在课前,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老师和课程的基本信息,让学生建立起老师-学生的和谐关系;

87、讲讲案例,对孩子们来说,案例就是故事,是有意思的分析案例,告诉孩子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解决方案,让孩子换位思考,遇到事情要如何解决,最后评价孩子们的方案。

88、小学时期的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均处于非常活跃的阶段,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国画的教学,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除了简单的对学生进行国画的教学,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诗、书、画这个文化综合体对学生的国画能力间接地进行培养。书法与国画的联系,在于它们都使用毛笔进行创作;诗词与国画的联系,在于它们都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展现,诗佛王维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达的就是诗与画的联系。因此,美术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国画教学提高重视,充分利用自己的美术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国画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国画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成长。

89、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90、学临摹素描简笔画水彩画等等

小学生上课场景儿童画

91、①能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92、国画为小学生打开了通往我国传统艺术宝库的大门,加强了小学生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看到了专属于中国美术的博大精深,领略了国画的魅力和气势,并不断树立起民族的骄傲感和自豪感,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国画学习之后主动的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国画的教学意义众多,国画的教学承载着万众的期望,然而国画的教学在美术的教学中仍困难重重。首先用于国画教学的课时很少,无法对丰富的国画技巧进行详细的讲析和训练,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多选用临摹来使学生的国画能力有所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固定在观察、模仿、反馈的不断循环之中,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了抑制,从而在降低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降低了学生对于国画的热爱,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降低了学生国画能力的实质性提高,更降低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小学美术教师应极力避免此现象的出现,让学生能够在规范的指引之下对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提高,使学生能够切实从国画的学习中获得知识。笔者在自身对小学生进行国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发现,小学生进行国画学习的首要,是要了解国画的特点,教师应使学生能够对国画的特点进行深刻的领会。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之中,应是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自己决定画幅中内容的展现。学生创作的过程应交由学生自由的想象、创造、表达自身的思考。

93、家长可以参与课堂观摩、互动讨论等活动,与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94、(三)教学中运用风趣的语言,提高学习兴趣。

95、②能够用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96、(一)从玩中让学生熟悉中国画,并培养其乐趣

97、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水墨的点、线,用笔用墨的技法体会墨色变化体会水墨作画的乐趣。

98、个人感觉在课堂上开展国画教学要有一个专业的教师,一个美术专用教室,至于课堂上个人总结如下:

99、当我们坐在画板前,描绘着花、人、景、物时,心也不禁

100、④能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101、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是因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就在于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接班人。新时代条件下,只有得到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够在进入工作岗位、社会生活之后,取得其整个人生的成功。

102、艺术表现:家长可以分享自己的艺术爱好,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体验艺术的乐趣。

103、中年段:3-4年级:审美培养上,以齐白石经典的蔬菜瓜果、小动物的国画小品为主要欣赏范本,引导学生品味一蔬一果,一虾一蟹的画意及笔墨妙韵及中国画中的题字落款的��面布局。技法上进一步学习体验、体会笔墨的浓淡干湿展现出来的奇妙效果。

104、课堂教学阶段,美术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现画山石的国画,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范例对山石的造型结构、皴擦墨色处理等进行思考、讨论和总结;在学生对山石的特点进行了整体的、完善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之上进行作画,将自己理解了的山石结构通过勾画、皴擦的技法展现在宣纸之上;学生作画完毕,教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作画时的体验和感受,要求班级内学生进行经验的交流。3.课堂结尾

105、第一学段(一、二年级)

106、第四:每周活每月展开国画研讨会,让国画形成一种潮流与风尚!

本文来自网友上传整理,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aojuge.com/weimeijuzi/7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