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的出处
1、读音:mùbùkuīyuán
2、勤学好问、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3、韦编三绝,孜孜不倦,目不窥园,焚膏继晷,废寝忘食
4、目不窥园,拼音是mùbùkuīyuán,出自《汉书·董仲书传》,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在句中一般用作谓语、定语、状语。
5、刻苦学习的四字成语
6、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7、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练武。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努力。
8、四字词语发愤忘食可形容学习勤奋。
9、《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10、韦编三绝
11、与时俱进
12、有人劝他出去走走,不要老跟家里读书,他回答:“我不去玩,只顾读书,就算我出去,也只是和其他人讨论诗书。”后来他成为有名的高等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13、目不窥园
14、意思: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15、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耻下问、
16、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17、阳关大道
18、瞪眼咋舌[dèngyǎnzéshé]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19、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20、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21、意思: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22、题目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不堪入目。
23、出处:三国魏·稽康《赠兄弟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24、勤:勤奋;补:弥补;拙:愚笨,笨拙。只要勤奋就能弥补先天的不足。唐代房玄龄等《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25、出处:《后汉书·祢衡传》:“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26、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了。
27、意思:形容人眼神奸滑。
28、手疾眼快手急眼快四清六活别具慧眼百伶百俐辨日炎凉。
29、目不见睫mùbùjiànjié
30、出处: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目不窥园的出处
31、胼胝手足、勤勤恳恳、
32、目无余子mùwúyúzǐ
33、闭户读书。
34、勤能补拙
35、目不窥园mùbùkuīyuán
36、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努力学习
37、意思: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38、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39、拼音:yǎnhuāliáoluàn
40、唐代房玄龄等《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41、发音cǎnbùrěndǔ
42、意思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43、目瞪口呆mùdèngkǒudāi
44、福慧双修好汉不吃眼前亏慧心妙舌慧心巧思好行小慧。
45、耕云播雨、
46、戴月披星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47、面目:事物的状况、景象;非:不是。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形容改变极大。
48、目不转睛mùbùzhuǎnjīng
49、鸡鸣而起:鸡叫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50、孜孜:勤勉,努力不懈。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51、入目不堪,形象丑陋,
52、意思: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53、胼手胝足胼、胝:老茧。手脚上磨出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54、目食耳视mùshíěrshì
55、出处:明朝万历年间”古今贤文“明洪武二年诏境内立学,十五年礼部颁学校禁例十二条,禁生员不得干涉词讼及妄言军民大事等,刻石置于学宫明伦堂之侧,称为卧碑。又于洪武十五年由礼部颁学校禁例十二条,禁止生员不得干涉词讼及妄言军民大事等,“其不遵者,以违制论。”并刻石置于学宫明伦堂之左侧,称为卧碑。在卧碑的禁令中,规定对国家大事,只许工、农、商、贾可以提出意见,唯独生员(在学的学生)不许提意见,生员必须照老师讲的话去做,不得自作主张,自陈见解。(“一切军民利病,工农商贾皆可言之,唯生员不可建言。生员听师讲说,毋恃己见,妄行辩难。”)这实际就是明初的学生守则。
56、【反义词】心猿意马
57、目不暇接mùbùxiájiē
58、成语寓意:指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形容心无旁骛专心学习。
59、勤俭持家、
60、黑汁白汗、勤俭节约、
目不窥园的出处
61、惨不忍闻惨绝人寰目不忍睹伤心惨目
62、目不交睫mùbùjiāojié
63、表里如一
64、是成语,面目全非,目中无人,
65、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赵奢子赵括,自少喜谈兵法,家传《六韬》、《三略》之书,一览而尽;尝与父奢论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虽奢亦不能难也。”
66、成语有:自高自大,自身难保,自不量力,自给自足,含有息字的成语有:川流不息,息事宁人,息息相关,休息与共。
67、目濡耳染mùrǔěrrǎn
68、目光如豆mùguāngrúdòu
69、意思: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70、词语解释:
71、聪明伶俐冰雪聪明足智多谋。
72、面目全非释义
73、意思: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74、目光炯炯mùguāngjiǒngjiǒng
75、聪明绝世聪明伶俐聪明一世聪明正直大巧若拙。
76、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77、闻鸡起舞
78、朝更暮耘、
79、眼花缭乱
80、意思: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81、克俭克勤、力能胜贫、
82、发奋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3、目送手挥mùsòngshǒuhuī
84、融会贯通,学富五车、汗牛充栋、
85、废寝忘食
86、入目不堪。
87、目光如炬mùguāngrújù
88、悬梁刺股
89、带目字旁的成语,例如:
90、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但他恃著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目不窥园的出处
91、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92、目中无人mùzhōngwúrén
93、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94、[出处]
95、意思: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96、目指气使mùzhǐqìshǐ
97、反义:一目了然。
98、意思: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99、出处: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100、意思: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01、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102、出处:《韩非子·喻老》:“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103、出处: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葛苍公传》:“先达葛苍公讳麟,号瞿庵,性敏多才,状奇伟,目光炯炯有英气,胆力过人。”
104、因怕困倦影响学习,而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形容学习十分刻苦。
105、发愤忘食:发愤:下决心努力;食:吃。决心努力学习和工作,连吃饭都忘记了。形容专心致志,勤奋不懈。
106、【举例造句】:年轻人遇到好书都会读不舍手的。
107、意思: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颠倒错乱。
108、克勤克俭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109、点头会意见经识经见精识精精明能干。
110、瞪目哆口[dèngmùduōkǒu]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
111、凿壁借光、程门立雪、囊萤映雪、
112、日旰忘餐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113、悬梁刺股、博览群书、举一反三、
114、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读书。形容非常好学,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条件刻苦学习。
115、意思: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116、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
117、带有″目″字旁的字的成语有:瞠目结舌、目瞪口呆、目不转睛、怒目圆睁、眉清目秀、眉飞色舞……
118、目击耳闻mùjīěrwén
119、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20、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目不窥园的出处
121、如饥似渴、爱不释手、百尺竿头、
122、出处:《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用以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
123、出处:汉·刘向《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
124、【近义词】专心致志
125、扩展资料:
126、出处:《老子》:“五色令人目盲。”
127、出处:《史记·货殖列传》:“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蹑利屐,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
128、意思: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129、目不识丁mùbùshídīng
130、焚膏继晷
131、目无全牛mùwúquánniú
132、目字旁的字有自,
133、【解释】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34、<释义>
135、【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参寥》:“爱其诗,读不舍手;属其谈,挽不听去。”
136、【拼音】:dúbùshěshǒu
137、入目不堪。目不别视】mùbùbiéshì【目不苟视】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目别汇分】指分门别类.【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目不给视】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目不旁视】
138、起早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劳动。
139、宋·黄庭坚《跛奚移文》:“持勤补拙,与巧者俦。”
140、释义:屏气:仰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141、勤:勤奋;补:弥补;拙:愚笨,笨拙。只要勤奋就能弥补先天的不足。
142、基本释义: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143、【拼音代码】:dbss
144、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专心致志、
145、目空一切mùkōngyīqiè
146、承星履草、
147、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48、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孜孜不倦、秉烛达旦笃学好古、牛角挂书,囊萤映雪、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好学不倦爱读书的成语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专心致志
149、意思: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150、成语发音:mùbùzhuǎnjīng
目不窥园的出处
151、目光如鼠mùguāngrúshǔ
152、孜孜不倦
153、经过他的随意删改,这篇文稿已面目全非了。
154、不堪入目,或者叫入目不堪,意思是太恶心了,没法直视
155、瞪目结舌[dèngmùjiéshé]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156、“目不窥园”的意思是: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57、目不转睛
158、眼睛不看花园。形容专心致志。
159、精明强干伶俐乖巧伶牙俐齿巧捷万端千伶百俐。
160、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161、目挑心招mùtiǎoxīnzhāo
162、膏:灯油;晷:日影。点燃油灯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学习或工作。
163、这座古典园林被那个暴发户胡乱改建,已变得非驴非马,面目全非。
164、【成语】:读不舍手
165、目不转睛,目不暇接,目光炯炯,目瞪口呆,目不忍视,目不惨睹,睹物思人,瞪目结舌,点睛之笔,眼观六路,耳聪目明,有目共睹,举世瞩目,触目惊心。
166、【结构】主谓式。
167、凿壁偷光
168、意思: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69、成语解释: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170、【正音】窥;不能读作“kuì”。
171、意思: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172、详细解释:
173、意思: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174、在西汉时期,大儒学家董仲舒在年少时就读书非常刻苦认真,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常常快到黎明前才睡,然后鸡一叫,就又来读书,总共也睡不到三小时。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总是读书。
175、出处:《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176、凿穿墙壁以借邻家的光亮。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177、意思: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178、释义: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179、【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180、拉三扯四
目不窥园的出处
181、带″目″字成语有:目迷五色、目中无人……
182、“目不窥园”的典故:
183、【辨析】~与“专心致志”有别:~一般用来追述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潜心学习研究、不旁骛外事外物的情形;“专心致志”多用来形容眼前集中用心学习研究的情形。
184、答:惨不忍睹。
185、囊萤:唐代房玄龄等《晋书·车胤传》记载,晋代车胤年少时家贫,苦学不倦,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数十,用来照明,夜以继日地读书。映雪:《孙氏世录》记载,晋代孙康,聪明而好学,家贫无油,冬天常映雪读书。
186、出处:《新唐书·王翰传》:“家畜声伎,目使颐令,自视王侯,人莫不恶之。”
187、埋头读书专心治学的成语有:目不窥园,拼音是mùbùkuīyuán,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在句中一般用作谓语、定语、状语。
188、意思:目指:动一下眼睛来指物;气使:用嘘气声支使人。用眼神和气色指使人。形容骄横傲慢的样子。
189、【辨形】园;不能写作“圆”。
190、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泛指勤奋读书,刻苦治学。
191、造句:经过了一番发愤忘食的拼搏,他在工作上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192、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甚至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后来用以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
193、目使颐令mùshǐyílìng
194、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斜视。”
195、头昏眼花,目迷五色,目眩神摇,目不暇接,纷繁芜杂,扑朔迷离,眼花耳鸣,头晕眼花。
196、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197、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198、目不斜视mùbùxiéshì
199、清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200、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01、【解释】: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202、出处:《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
203、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盖三年不窥园。”
204、答:目字旁的成语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疾手快,眉清目秀,瞒天过海,瞬息万变,盲人摸象,睹物思人,众目睽睽,高瞻远瞩等等。
205、出处:《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206、意思: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207、【例句】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废寝忘食;把家庭妻子都搁在了一边。
208、意思:挑:挑逗;招:指勾引。眉目传情,心神招引。
209、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210、目迷五色mùmíwǔsè
目不窥园的出处
211、闭户读书:形容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形容心无旁骛专心治学。出处: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谚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212、【出处】《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213、mùbùkuīyuán
214、近义词:
215、目字旁的字是睛字,可以组成的成语应该是目不转睛
216、词性:通常在句中用作形容词,修饰主语或宾语。
217、目瞪口呆[mùdèngkǒudāi]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218、意思: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219、寝:睡觉;餐:吃饭。顾不上睡觉,忘记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
220、囊萤映雪
221、意思:用眼睛、用下巴指使人。形容自命尊贵,摆大架子。
222、埋头苦读,一心学习,勤奋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