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子的古诗
1、《湘竹词》
2、童子何所学?琴书夜不如。
3、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梁·刘孝先
4、一声何处出,孤鸟远山间。
5、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6、《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
7、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8、《竹枝词·李清照》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9、《墨竹图轴》
10、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11、《赋得古竹》-唐·白居易
12、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13、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14、都门帐饮无终曲,江上船听欲断魂。
15、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16、宋·苏东坡
17、绿树成荫巷,竹楼掩映墙。
18、尘上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19、竹子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优美的生物,往往与友谊、节操和崇高的品质联系在一起。
20、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21、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22、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23、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
24、依依幸有辽源水,颜色不同闻半边。
25、《竹枝词》-宋·辛弃疾
26、《观竹》-唐·李白
27、十丈龙孙绕凤池。
28、出自清代郑燮的《新竹》
29、唐·李中
30、明·李日华
关于竹子的古诗
31、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阶前嫩竹》陈·张正见
32、《竹》——清·郑板桥
33、竹子的古诗词有许多,以下是一个例子:明月照竹杖,清风吹篮舆。
34、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写了在月光下,竹杖与篮舆相映成趣,清风吹拂着竹子。
35、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3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37、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38、《题刘秀才新竹》
39、《卜算子·竹里一枝梅》宋·向子諲
40、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41、明·文彭
42、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43、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44、新竹高于旧竹枝,
45、清·李方膺
46、爱竹子犹参杖履,能诗候喜同登。赓酬不尽古今情。清风生白尘,侧月照疏星。
47、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48、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49、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50、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51、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52、《慈竹》宋·乐史
53、这首诗充满了对清雅自然的赞美,也借用竹子来形容清修的性格。
54、《竹里香》-唐·白居易
5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6、清代郑燮
57、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58、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59、近窗卧砌两三丛,估静添幽别有功。影缕碎金初透日,声敲寒玉乍摇风。
60、唐代李贺
关于竹子的古诗
61、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62、《新竹》
63、竹叶修长,竹笋嫩绿,竹枝挺拔,竹节奇特,竹子硬朗,因此被用来比喻人格的高洁、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64、《竹石轴》
65、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66、描写竹子的诗句古诗,例如:
67、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6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9、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70、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
71、溪光竹声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72、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73、唐·郑谷
74、《赋得竹枝》-唐·白居易
75、《满江红·咏竹》
76、唐·王维
77、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
78、忽忆裴公台上去,远空秋气棱棱。万山一水秀还明。此时三楚客,何意续骚经。
79、全凭老干为扶持。
80、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81、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82、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83、《题竹石》-唐·王之涣
84、烟轻微月上,风急小桥长。
85、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86、《篱竹》
87、宋·陆游
88、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89、清·郑燮
90、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关于竹子的古诗
91、出自清代黄金台《黄竹子歌》
92、《初食笋呈座中》
93、插棘掠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94、唐·薛涛
95、竹子的古诗有:
96、《桃花园诗》
97、现·傅庞如
98、春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99、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100、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101、《访陶公旧宅》
102、七律·无名氏
103、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104、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
105、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
106、无言有意思,萧瑟到人间。
107、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友情、自然美景和人生难题的思考,其中融入了一些关于竹子的描绘。
10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109、竹影婆娑弄素裙,松涛微茫满林翠。
110、《庭竹》
111、宋·吕胜己
1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13、《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宋·苏轼
114、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115、竹影纱窗里,峰峦画屏中。
11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117、萧骚寒雨夜,敲鼓晚风时。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118、描写竹子诗句的古诗有宋代杨万里《夏日追凉》,其中描写竹子诗句是“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意思是虫鸣不歇的茂密竹林树丛中,不时有阵阵凉意袭来,但并不是风。
119、竹在诗词中是一个经常出现的主题,被赞美为高洁、挺拔、清雅的象征。
120、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关于竹子的古诗
121、关于描写竹子诗句古诗有:
122、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123、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124、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125、江边黄竹子,风雨夜悲鸣。
126、《竹石》清·郑燮
127、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8、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129、有许多经典的诗歌描绘了竹的美丽和气质,如陆游的《钱塘湖春行》中“黄竹死亦美,白石生犹鲜”,和李白的《将进酒》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30、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131、小楼微雨笼初晴,客舍青青柳色斜。
132、竹枝临水绿,芦花隔岸香。
133、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至剡中》
134、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
135、半夜竹枝响,风清月露寒。
136、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137、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38、清·郑板桥
139、翠竹绿叶间,小溪水声闲。
140、《竹里馆》——唐·王维
141、《竹石》
142、《栽竹》
143、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又来寻。
144、唐·刘兼
145、《竹》南北朝·刘孝先
146、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147、《酬人雨后观竹》
148、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149、唐·杜甫
15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关于竹子的古诗
151、本因遮日种,欲似为溪移。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152、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
153、解释:独自闲坐在幽静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即使一个人僻居深林之中,也不会感到孤独。因为诗人早已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了。
154、全诗如下:
155、闻群初夏尽交欢,写赠琅环着意看。
156、多情应笑我,早作倾城妆。
157、宋·杨万里
158、《赋得竹子》-唐·王之涣
159、回答如下:1.《竹枝词》-明·朱权
160、出自明代欧大任《黄竹子歌》
161、因此,它被广泛地描绘在古代文学中。
162、他问竹子旁站的小童,他正在学习什么,而他认为琴书比看夜景更值得。
163、《竹离亭》
164、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165、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166、《赋得竹石》-唐·王之涣
167、《竹》宋·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168、《竹里馆》
169、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170、《斫竹》
171、《题兰竹卷》
172、关于竹诗词,例如:
173、何当一夜梦,万里归人送。
17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75、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176、《东湖新竹》
177、青青黄竹子,持许作团扇。
17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79、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180、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关于竹子的古诗
181、关于竹的古诗有:
18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83、西窗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
184、明·陆容
185、二十年来半同游,良辰美景奈何天。
186、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187、《咏竹》宋·黄庭坚
188、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189、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190、清·纪琼
191、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
19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93、《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94、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195、作者将竹子比喻为世俗的薄纱,暗示竹子的高尚品质不能被俗世所污染。
196、东晋·陶渊明
197、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王慕兰《外山竹月》
198、明·夏昶
199、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200、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
201、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202、《咏竹》
203、”等等,这些诗歌都表现了竹的独特意义和美丽。
204、天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自是子猷偏爱竹,虚心高节雪霜中。
205、深院溪流转,回廊竹径通。
206、明年再有新生者,
207、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208、唐·李商隐
209、半脱锦衣犹半着,箨龙未信怯春寒。
210、唐·白居易
关于竹子的古诗
211、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慈竹》宋·乐史
212、出自宋代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
213、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214、《临江仙》
215、出自清代《园景十二咏其二竹子院》
216、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217、竹子的古诗词非常丰富多样,以下是其中一首:结构化:古诗词中描写竹子的篇章丰富多彩。
218、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