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居阁-分享生活中唯美文案句子心情说说 站在风口浪尖上下一句-集合94句

站在风口浪尖上下一句-集合94句

站在风口浪尖上下一句

1、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

2、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3、有一天,韦皋突发奇想,向朝廷打报告,为薛涛申请作“校书郎”。按规定,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结果,朝廷没有批准,但“女校书”的名号已经被叫开了。

4、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有人说,这个“心上人”是他的亡妻韦丛。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二十七岁早逝。对此,诗人也曾表示誓不再娶;但是,也有人说,这个“心上人”不是亡妻韦丛,而是他的初恋“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也自责过……

5、安史之乱,薛郧被贬四川,没过几年,他又因出使南诏沾染了瘴疠,不治而亡。时年14岁的薛涛正值豆蔻年华,母亲没有再嫁人,母女相依为命,生活极其贫困。薛涛长到15岁,出落得容姿绰约,加上生性聪慧,能诗善赋,通音律,多才多艺。但是,孤儿寡母的现实把薛涛早早抛入自谋生路的境地。贞元元年(785)薛涛被加入了载着官方编制的乐藉。

6、元稹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政治上晋升的途径,却没想到韦丛是这样一个温柔的女子、体贴的娇妻。古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婚后元稹忙着科试,家中的家务全是韦丛一人包办,而婚前她是大户人家的千金、父亲疼爱的小女儿,韦丛的贤惠淑良可想而知,所以元稹在数年以后,总还是会忍不住想起与他共度清贫岁月的结发妻子韦丛。

7、艳时翻含态,怜多转自娇。

8、唐贞元十五年(799年),元稹到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任微职,与其母系远亲崔姓之少女名“双文”者恋爱。《莺莺传》元稹开篇这样写道:“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张生游于蒲时,在军人骚乱抢掠中保护了寡母弱女的崔姓表亲,由此识得表妹崔莺莺。崔莺莺垂鬟接黛,双脸销红的美丽,“颜色艳异,光辉动人”的俏丽让张生顿生爱慕。后来,在莺莺丫环红娘的帮助下,张生与莺莺私会西厢下,成了云雨。自此之后,莺莺“朝隐而出,暮隐而入”,与张生私会……

9、我的答案

10、元稹在娶韦氏之前,曾与一女子颇有私情,此女便是叫双文的“崔莺莺”。关于崔莺莺,描写较多的乃是元稹的《莺莺传》,《莺莺传》后来成为王实甫撰写《西厢记》的蓝本。

11、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12、薛涛幼时即天赋过人,相传有一天,薛郧闲坐庭中,看见天井中的梧桐树风姿茂盛,不仅诗意大发,吟出“庭出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两句,此时,年仅8岁的小薛涛在旁应声而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郧拍手叫好,可一转念,“父愀然久之”,薛郧认为女儿后续的两句诗暗含迎来送往的意思,有不详之兆。薛郧又喜又忧,怕女儿将来步入风尘。现在看来,这句诗仿佛成了她的一个谶语。

13、这是一段极其完整的写偷情过程的诗,说元稹初时调戏莺莺时,遭到了小女子欲拒还迎的忸怩之态,其实早已柔情暗通芳心暗许了;什么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汗光珠点点、发乱绿葱葱……都是据实描写云雨的全过程。写诗的人都知道,没有风流经历的人,是写不出这种风流感觉的诗的。此外,元稹尚有一首《赠双文》的诗,他是这样写的:

14、平地一声雷

15、究竟元稹这个“心上人”是谁,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了一桩谜案。

16、只有好色到极致的元稹才有“不敢望回腰”的感觉,如果一望,他还会忍不住再行对莺莺“下手”的,两个人如胶似漆就分不开了。

17、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18、最后凑满十五字。

19、上联:高山横险路;

20、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

21、下联【大海涌恶波】

22、检查到位班班跟紧,优胜劣汰警钟常鸣。

23、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她制作的“薛涛笺”一直流传到今天。她才貌过人,不但聪慧工诗,而且富于政治头脑。虽然身为乐伎,但却心比天高。

24、元稹的这首《离思》诗,当然是写给他所念、所思的心上人的。

25、北宋学问家赵令畤经一番考证后,确认张生即是元稹无误,且证明崔莺莺系永甯县尉崔鹏之女,她母亲与元稹的母亲皆是睦州刺史郑济的女儿,所以元稹与崔莺莺是表兄妹。就是说,张生其实就是元稹自己当年与崔莺莺的故事,张生为元稹自寓。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元稹还写了“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意思是他对其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除“君”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26、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27、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28、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29、表舅有着一副极其不平易近人的面孔,看谁都跟欠他五百吊似的。不修边幅的他生就一张巧嘴到处招摇撞骗那真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置亲人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不听劝导强词夺理,即便是听进去几句良言过后也还是做着阳奉阴违的糗事。

30、三元稹与薛涛

站在风口浪尖上下一句

31、当时,薛涛声名远扬,被人追捧多了,心也跟着膨胀,行为也就没了分寸。据传,当时有人给她送礼,让她在韦皋耳边吹枕边风。这严重影响了韦皋的名声。结果,贞元5年(790年),韦皋把她罚赴四川边陲之地之松州。

32、然而,三个月的鸳鸯戏水之后,多情也花心的才子元稹离开川地,任职洛阳,从此两人劳燕分飞,关山永隔。薛涛十分无奈。但令她欣慰的是,元稹在彻底将她遗忘前,还给她寄来了书信。

33、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34、在一次酒宴中,时任剑南川西节度使的韦皋以巫山庙为题,让薛涛即席赋诗。薛涛神态从容,提笔而就《谒巫山庙》:“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韦皋看罢,拍案叫绝。就这样,薛涛很快得到了韦皋的赏识,韦皋让她担任自己的秘书。她写起公文来不但富于文采,而且条理清晰,思路明确。

35、这一次,薛涛才算真正明白,自己不论才华如何,终是别人的花瓶。能不能回来,全看韦皋的心情。

36、下联:瀚海现通途

3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首诗元稹到底是写给谁的呢?从诗中最后一句“半缘修道半缘君”猜测,似乎是写给披上道袍的薛涛的……

38、平地一条沟

39、眉黛羞偏聚,朱唇暖更融。

40、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方二十的韦丛下嫁给二十四岁的诗人元稹。两人婚后百般恩爱,感情非常好。以韦丛的家庭背景,下嫁给元稹对于当时的元稹来说就好像天女下凡一样。她不仅贤惠端庄、通晓诗文,更重要的是出身富贵,却不好富贵,不慕虚荣,从元稹留下来几首那时期的诗来看,当时正是他不得志的时候,过着清贫的生活,韦丛从大富人家来到这个清贫之家,却无怨无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和体贴丈夫,对于生活的贫瘠淡然处之。

41、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

42、高山横险路,崇岭竖绝壁。不知道算不算对句?

43、汗光珠点点,发乱绿葱葱。

44、然而,决意不再爱她人的元稹,却在蜀地遇上了美女诗人薛涛,又轰轰烈烈地爱上了……

45、上联:高山横险路

46、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

47、元稹把薛涛彻底遗忘了,但从薛涛一首首情诗里,我们却看不出她对这一段恋情的后悔,似乎她早就料到了这种结局……然后,她在思念中脱下大红大紫的长裙,换上了素雅的道袍,人生便从炽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是人来人往而车马喧嚣,但她的内心却已寂然,逐渐厌倦了世间的繁华与喧嚣。于是,她把浣花溪边的院子卖了,在碧鸡坊附近筑起一座“吟诗楼”。从此每日读书、写字,与诗文为伴。

48、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

49、当时的乐伎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时尚,象节日乐游、庆典宴会,用来歌舞奏乐,侍宴赋诗,主要是为人助兴。

50、元稹对妻子一直有深切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韦丛与他同苦七年,却在他即将飞黄腾达的时候离开了他,而元稹能做的只有祭奠亡故的爱妻,以及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思念。‘‘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的夫妻总是这样,尽管互相恩爱却因为物质条件的贫瘠而无法让心爱的人过得更加幸福。甚至有后世诗评家在元稹写给亡妻的诗中解读出元稹不会再爱她人的意思。韦丛也因夫家的几组情意绵绵的诗歌而永远留在了后世读者的心中。

5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52、我的这个行不行:莲动下渔舟

本文来自网友上传整理,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aojuge.com/xinqingshuoshuo/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