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南辕北辙是什么意思
1、曰:“吾御者善。”
2、【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3、“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
4、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5、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战国策·魏策四》记载,有个人要到南方楚国去,却驾着车往北走。
6、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延伸造句:(6)说了大半天,两个人的见解仍然南辕北辙,无法协调。
7、曰:“吾用多。”
8、南辕北辙中的辙:车轮压的痕迹。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近义词:天南地北各走各路相背而行救经引足反义词:瞻予马首马首是瞻异途同归殊途同归成语故事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大路上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9、[nányuánběizhé]
10、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11、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12、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路上遇到一个赶车向北走的人,我告诉他:您的马虽然好,路费虽然充足,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如果想称霸诸侯,就不应该依仗国家强大去攻打小国。
13、意思就是本来要往南去,却驾着车子向北行。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距离目标越来越远。也指南来北往的车(此义项很少使用)。
14、如今我的生活方式和原本的构想,可说是南辕北辙,全不相干。
15、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16、南辕北辙,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四》。
17、做事如果无视客观环境,只凭主观想法,结果往往与事实的需求南辕北辙。
18、南辕北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成语,“南辕北辙”一般用来比喻行动和目的是相互抵触的,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看准方向,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在做事情的时候找错了方向,即使是有利条件,起到的作用也是相反的。“南辕北辙”这个词语比较通俗的解释就是行动和目的恰好相反,“南辕北辙”这个词语在使用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表示的都是贬义的意思,但是具体也要放在语境当中考虑。
19、【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意思: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3.【示例】:他不按老师所说的方法进行锻炼,因而南辕北辙,根本达不到目的。4.【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扩展资料:南辕北辙成语故事原文:“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译文:我今天来上朝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好。’我说:‘你的马虽然很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好,就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20、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方向相反或者行动反其道而行之的情况。
21、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四》: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22、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23、南辕北辙意思山相反或不符合实际,形容人们的行动与目的背道而驰,走了相反的方向3也可以比喻做事方法不当,得不到预期的结果结论:南辕北辙寓意相反或不符合实际,源于《庄子·逍遥游》的比喻,也可以比喻做事方法不当。
24、意思是说想要去的地方是南方,却驾着车往北走。题目中问到的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汉代著名史学家刘向所作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是一个在古代汉语语境即已经出现的成语,多用来形容做事的行动与想到达到的目的完全相反,最终只会事倍功半,一无所获。
25、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26、南辕北辙辕和辙是古代车辕制作中的两个部件,辕指的是车的两条主架,辙指的是两条主架下方的滚轮。
27、“南辕北辙”的出处:
28、辙,读音zhe,车轮压的痕迹。
29、南辕北辙辕和辙的意思是车的前后左右不对称,即出现了错位或相反的情况。
30、南辕北辙辕是指车辕向南,车轮却向北,造成行驶方向与轮子运动方向相反的局面。
两个人南辕北辙是什么意思
31、马车前端左右两个用于拉车的长杆。
32、这个成语比喻方向相反,没有协调一致,非常不顺利。
33、南辕北辙中的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34、《战国策·魏策四》:“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35、意思是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36、《南辕北辙》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刘向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表达了作者对明君的渴望,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够有一番作为的心里情怀。
37、南辕北辙释义:意思是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
38、《南辕北辙》的古文如下:
39、辕,读音yuán,与猿同音,指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40、说了大半天,两个人的见解仍然南辕北辙,无法协调。
41、扩展资料:
42、造句:1、他不按老师所说的方法进行锻炼,因而南辕北辙,根本达不到目的。
43、曰:“吾马良。”
44、南辕北辙经常用来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
45、今天我来上朝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好,”我说:“你的马虽然很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好,就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46、辕:车前驾牲口的两根直木;辙:车轮轧过的痕迹。本来要往南去,却驾着车子向北行。
47、南辕北辙的意思: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南辕北辙:[nányuánběizhé]
48、辕是车前的横木,辙是车轮留下的轨迹。
49、该成语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含贬义。它在句子中可作定语、宾语。
50、比喻行动与目的彼此相反,现指双方的行动与目的皆不同。后来人们用来比喻行动和目的相矛盾,也比喻理想与实践相扺触;出自《战国策·魏策四》,原文是: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
51、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意思是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
52、(7)想成功却又不努力,岂非南辕北辙
53、南辕北辙中的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南辕北辙中的辙:车轮压的痕迹。南辕北辙读音:nányuánběizhé,释义:意思是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
54、释义: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55、意思: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56、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57、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距离目标越来越远。也指南来北往的车(此义项很少使用)。
58、辙:车轮压的痕迹。
59、天壤之别:形容极大的差别。意思为天与地的区别。